河北版權保護:須以創新帶動發展
資料圖片電動床
□劉瀏 蓋伯真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國傢和地區對版權重視的力度有多大,這一國傢和地區在科技、文化等層面的創新能力就有多強。在創新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沒有版權保護,任何創新都無從談起,版權保護是一道永遠繞不過的門檻。河北省的版權產業必須靠創新帶動發展,靠加強版權保護,以全新的版權管理理念、完善的版權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版權資產的有效利用來推動河北省版權產業的發展。
版權保護管理技術要改變
保護版權已經成為網絡時代版權產業發展的共識,數字環境下作品創作與使用出現新的變化,作為版權保護和管理的手段和水平也必然要跟上新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趨勢。
版權保護鏈條的形成。版權保護一方面要台灣電動床工廠保護創新的成果,讓原創作品的付出與回報相稱,另一方面又要把成果分享給所有的普通大眾。目前,作品登記和許可轉讓制度成為版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著作權人通過在線作品登記,得到電子證書,在著作權法的保護下進行許可和轉讓,通過IP,“分享智慧”“成就創台灣電動床工廠新”,進行商業運作,為著作權人帶來財富,同時也使消費者和產業分享版權的成果與實惠,並形成著作權人創作—交易—收益—再創作的良性循環,這一鏈條的形成已成為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和大眾共享創新成果的很好的做法。
作品內容方面的保護。創作上,由於數字化技術使作品創作更加便利,公眾對作品的需求增加,作品數量在激增。傳播上,電子圖書報刊、MP3、數字電影動畫、網遊等新興傳播方式成為主流。內容作品在創作和傳播方式改變的新形勢下,對創作者作品內容的保護技術也隨之改變。目前,為瞭打擊作品海量內容侵權盜版,國傢級監測平臺已經建立,各省份也都在著手建立自己的版權大數據平臺,互聯網大企業如騰訊、阿裡、百度也都在下大力氣用技術創新保護知識產權,電子化智能投訴平臺已經建立,視頻、文學、遊戲、圖片、直播等版權內容已開始全方位技術創新的智能化管理。在對線上數字版權內容的保護上,一些機構則通過開發一套儲存格式,在傳輸過程中進行加密,以阻止數字內容的非法傳播,最大限度地保護版權。
版權歸屬確權。隨著新技術的興起,目前,數字版權管理已經可以讓版權取證難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DCI(數字版權唯一標識符)體系,一些地方版權保護機構的水印、時間戳保護,各大公司開發的DRM數字全管理技術,版全傢區塊鏈技術,這些新技術一方面解決取證難、版權歸屬難(確權)的問題,降低舉證人的維權成本,另一方面為對版權內容產品的運營與結算服務尋找到一個途徑。
對版權資產要挖掘運用
當前新興媒體快速發展,一些企業通過融資不惜成本地搶奪、儲備版權資源,優質版權內容不斷推高,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版權企業對持有版權內容的處置也應發生變化,而對於各版權內容單位,一方面,不能再無視自有版權內容的價值,通過運營可能會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加強版權管理與運營,加強資本運作和創新更應成為版權內容單位的核心業務之一。
這需要我們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建立專門機構。版權管理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內容制作部門、市場營銷部門、宣傳部門、財務部門、法務部門、技術部門等幾乎所有部門的各環節支持,由於版權管理前期投入人力、財力較大,版權管理不能立竿見影地取得經濟效益,在合同簽約、版權監管、信息歸集、交易談判、版權服務等各個方面的規范管理,反而會讓各部門人員感到煩瑣受限,從而心生抵觸,所以說版權管理要成為一把手工程,版權管理機構要成為各部門思想上認可、行動上協作的部門。
加強人才建設。由於版權管理涉及整個企業工作的方方面面,版權資產管理,不光需要版權方面的知識,更需要精通企業各項業務和管理,精通金融、司法與版權產業的復合型人才,各版權單位對版權資產的管理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人才缺乏成為一個大問題。江蘇省依托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和蘇州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先後成立江蘇省版權研究中心和版權培訓基地,進行知識產權方面的研究,培訓高端人才,有力促進當地版權政策的制定和版權產業的發展。
強化版權資產轉化。版權文化企業面臨融資難等問題的癥結在於很多無形資產難以量化,一個企業擁有版權數量、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多少,都使對版權資產的評估變得迫在眉睫。通過評估體系的建立,才能以版權價值為核心,梳理挖掘出質優價高的版權產品,隻有完成版權產品的資產化、資本化、產權化,與金融市場深度結合後,才能更好地通過IP等金融手段實現與社會資本的對接,從而完成版權內容金融化的最終轉化。
要建立版權公共服務體系
為版權產品提供支撐平臺。版權產品運用的前提是交易,而交易需要市場,市場需要平臺。在“十二五”期間,國傢版權局相繼批準設立瞭12傢國傢版權交易中心、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和國傢版權貿易基地,這些中心和基地都是集版權評估、質押、投融資、交易為一體的版權交易平臺,但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效果不明顯,主要是信息沒有整合,缺乏專業性,許多還停留在概念上,意義不大。目前河北省也在醞釀建設版權數據平臺,我們將從健全版權作品登記、轉讓合同備案和版權質押登記制度的基礎數據入手,力爭為河北省版權作品的確權、交易、質押、取證、維權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建立版權公共服務生態鏈。我國版權保護一直是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雙軌機制,同時行政執法既強調嚴格執法,又強調註重社會服務,這樣就形成瞭司法、行政、服務多元的版權保護機制。對創新企業來說,司法保護中,目前存在舉證難、時間長、賠償低的問題,這就使得行政執法和公共服務尤為重要。
從政府版權機構到集體管理組織、協會、中介組織等各種服務機構來講,機構和人員的嚴重不足,要充分發揮他們在版權市場化中的作用,服務的鏈條應該延伸。從信息平臺建設到作品登記、咨詢調解、金融評估、法定許可、版權交易、爭端解決、司法訴訟等一系列版權服務項目來講,提供覆蓋版權全部領域的服務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優化流程體系,才能滿足著作權人版權服務需求,任何一個鏈條的缺失,都會使著作權人無法使創新作品得到真正的保護和運用。
加強版權金融服務。在當前,每個版權企業的飛躍性發展,都可以看到背後資本的介入,每個版權(IP)的成功都是通過資本運作才把版權內容變成真金白銀。在當前,版權產業飛速發展,版權產業要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必須借助資本的力量。另外,版權產品的確權、交易、質押更需要金融服務體系的跟進和支持來實現。
由於版權產業“輕、薄、短、小、弱”的特點,版權企業作為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存在著產品難質押、資產難估價、企業難融資的問題。在當前眾多的互聯網版權交易平臺下,傳統金融服務產品和金融工具還不能與之有效對接,還不能真正在平臺下實現版權各環節的金融服務,這就迫切需要版權金融服務創新,研究開發符合版權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金融支持版權產業力度,通過金融服務使版權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版權產業的發展意味著國傢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意味著創新轉型,意味著GDP的增長,更意味著一個國傢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在河北省,版權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還需下大力氣通過切實有效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發揮版權保護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版權保護我們原創的作品,保護我們的文化價值,保護企業和著作權人創新的積極性,以創新驅動來推動河北省版權產業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版權保護中心)
匿名發表您在以匿名發表時可以輸入昵稱
如果您是本站註冊用戶請將此復選框鉤掉,並在下面輸入有效的用戶名密碼。
1C9524BA3D1F4371